文 | 夏莫 · 主播 | 路遥
五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前半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因为缘分有人成为了亲人、朋友,也有很多成为了人生的过客。
五十岁之后,事业稳定,子女也都已经长大成人。
有了自己的家庭,仿佛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人的精力在慢慢褪去,在这样一个年龄,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人到奔五的年纪,别和任何人走得太近。
卢梭曾经说过:
“社交场中的闲逸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它是被迫的;
孤独生活中的闲逸是愉快的,因为它是自由的、出于自愿的。”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
人到奔五的年纪,如果不想活得太辛苦,就别和任何人走得太近,后半生要学会独善其身。
要学着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经营自己的晚年生活。
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会看开,人生才会变得轻松自在。
人老了,远离酒肉朋友
所谓酒肉朋友,就是只聚在一起吃喝的人,并没有深交。
彼此相处,不过是在推杯换盏中缓解了孤独。
实际上,这样的朋友一点意义都没有。
酒肉朋友,消耗金钱和时间。
大部分酒肉朋友,都是因为利益而聚集到一起。
当你身上还有别人所贪图的人脉、好处、或者是其他利益的时候,大家都会围绕在你的身边。
而你消耗了金钱和精力,只不过打造了一个呼朋唤友的假象。
一旦你拒绝了一次对方的要求,他们很快就会散去,仿佛从来不曾与你相识一样。
人到了晚年,要学会过滤掉无用的社交。
多花时间,养好身体,陶冶情操,关注自己的健康。
生活自然会遵循着你的脚步,让你感觉安逸与轻松。
人老了,别和子女走太近
在电视剧《小敏家》中,王素敏单身多年,靠自己将两个女儿小敏和小捷养大成人。
小敏在离婚之后独自一人来北京闯荡。
母亲王素敏后来也带着小敏的儿子骏骏一起过来生活。
当她知道女儿与陈卓在交往的时候,也简单地询问了一些对方的情况。
她的态度始终是让两个人自己做主,自己把握自己的幸福。
因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老太太对于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难免会念叨几句,但这也是矛盾的来源。
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让小敏和陈卓感到压力。
所以她选择了搬出来住,本来郁郁寡欢的她,很快又开朗了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十字路口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尽管想要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告诫儿女们,少走弯路,但其结果可能会背道而驰。
人老了, 学会放手。
人老了,要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人生需要靠他们自己慢慢走。
做长辈的,要学会放手,对双方都有好处。
人老了,学会独处是一种修行
人老了,学会独处,也是一种活法。
南森说: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需要人们不时孤独和沉思。”
人老了,会发现生命中的很多东西都在远离自己。
青春、活力、勇气、知己等等,身边空荡荡,心里也万般迷茫。
其实,孤独本就是人生的常态。
当远离世俗喧嚣,让心静下来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看到了自己。
当你学会了与自己对话,学会了在经历过种种的得失与起伏之后;
能够衷心地与自己和解,能够笑看风云变幻,便是真正活明白了。
不要害怕一个人的独处。
只有自己的内心空无一物的人,才会迫切地想用喧嚣声来包围自己,想要融入到人群中去。
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追求的人,能够与孤独从容相处。
保持内心的清澈,也能够在独处中收获不一样的生命感悟。
人老了 ,学会看开,学会独处。
人生路上,谁都靠不住,唯有靠自己,与自己独处。
太宰治在《晚年》中写道:
“我在无人知晓中变得异常,又在无人知晓中恢复正常。”
年轻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和激情。
努力拓宽社交,融入各种圈子。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才明白: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相连。
无论是友情还是亲情,没有谁是可以和自己永久捆绑的。
人生路上,唯有自己才是最强大的依靠。
人老了,看淡身边的人来人往,只在意自己内心真正所想。
在独处中慢慢沉淀,人这一生最好的知音是自己。
到了晚年,学会独处。
远离低质量的社交,与子女保持舒适的距离,这样才会让后半生的日子顺遂心安。
作者:夏莫,当红新锐作家,专解恋爱、婚姻、婆媳、家庭等情感疑难杂症已有十年,你有你的创伤,我有我的治愈力,欢迎勾搭,一针见血教你看透爱情和婚姻的本质。来源:夏莫(ID:qingyixiamo)。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发布于:天津
https://k.sina.cn/article_5392517485_1416b496d019019fy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