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伯希和只完成了两轮融资。
一个位于安徽小城的知名品牌正冲向港股。在三年卖出超380万件冲锋衣后,伯希和于近日再次申请在港上市。虽然主攻千元以下冲锋衣市场,但他们凭借高性价比和专业性能的标签迅速出圈,最终拥有“始祖鸟平替”的称呼。从2012年推出“伯希和”品牌,到2015年正式成立公司,伯希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获得了安徽文化产业投资私募基金、建安集团等国资,以及启明创投、金沙江创投、同程资本、腾讯等投资者的认可,估值达到28亿元。如果看目前的回报,当地国资可谓是投资者中最大的赢家。短短两年左右,亳州国资除了有近三千万元的财务回报,更是通过龙头企业伯希和等带动了当地轻纺服饰产业的快速发展。夫妻创业,三年卖出超380万件冲锋衣伯希和的故事,得从一对夫妇说起。时间回到2006年,刘振和妻子花敬玲在北京做起了面向海外品牌的服装出口贸易。六年后,他们为把握内地户外服装市场的增长机遇,顺势推出了“伯希和”品牌。那个时候,户外风潮尚未形成,始祖鸟也只是小众品牌。不过“伯希和”抓住了电商带来的机遇,抢先成为首批入驻天猫的户外运动品牌,并陆续入驻京东等平台,从而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没过多久,这对夫妇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于2015年12月在安徽亳州的利辛县正式创立伯希和,并将公司总部放在深耕多年的北京,由此驶入发展快车道。在尝到音乐人杨坤代言的甜头后,他们又与白百合、佟丽娅、成毅等人签约。2024年10月宣布与成毅签约后,伯希和14小时线上销售额突破6000w,同时打破多平台冲锋衣品类日销纪录。虽然“伯希和”这个品牌名存在争议,不过随着近年来户外热潮爆发,他们还是凭借高性价比和专业性能的标签迅速出圈,并在重点发力的千元以下冲锋衣市场脱颖而出。数百元价格的产品,性能却堪比国际大牌,也使得“山顶都是伯希和,山下遍地始祖鸟”流传开来,并让伯希和获得了“始祖鸟平替”的称呼。翻看招股书,从2022年算起,这家公司三年累计卖出超380万件冲锋衣裤。与此同时,他们的收入也从2022年的3.78亿元飙升至次年的9.08亿元,并在2024年达到17.66亿元。线上为主的销售模式,再加上众多用户的追捧,伯希和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保持着亮眼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54.3%增加至2024年的59.6%。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净利润实现激增。由2022年的0.24亿元,变为2023年的1.52亿元,并于2024年进一步增加至2.83亿元。不过伯希和也意识到单一产品带来的风险,除了开发羽绒服、抓绒、软壳衣裤、防晒衣及速干衣等品类,还通过收购Excelsior进一步拓展户外鞋类领域。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说法,如果用2024年的零售额计算,“伯希和”品牌为中国内地三大国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一。这也意味着,经过多年的发展,“伯希和”最终成长为全球知名的户外品牌。国资押注,估值达到28亿元一路走来,伯希和只完成了两轮融资。从结果来看,他们的融资动作主要是为公司上市及业务发展而服务。时间回到2023年6月,亳州国资建安集团和国元证券旗下国元股权分别拿出2000万元成为伯希和的股东。不到一个月,伯希和便与国元证券签署A股上市辅导协议。同年8月,伯希和又获得安徽国资安徽文化产业投资私募基金和建安集团的投资。这也意味着,他们在短时间内不仅顺利完成A轮融资,让自身的估值达到11.9亿元,同时还正式开始推进IPO。至于安徽与亳州的国资选择入股伯希和,可以说是一场双向奔赴。当地对伯希和的支持力度原本就很大,不仅有领导给品牌“代言”,同时还会邀请科研院所的专家为他们的产品进行分析指导。通过股权绑定后,伯希和自然容易获得当地更多支持,有利于自身发展。反观亳州利辛县,随着长三角产业转移加速,当地从2023年开始便将轻纺服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伯希和作为利辛轻纺服饰产业的龙头企业,在推动轻纺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被当地寄予厚望。最终,双方都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2024年,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总产值达130.7亿元,同比增长58.8%。其中,伯希和实现年产值32.07亿元,同比增长245.8%。当时间来到2024年7月,伯希和又花了八个月左右时间,从启明创投、金沙江创投、创新工场、同程资本、建安集团、国元股权和腾讯手中拿到近6亿元,估值达到28亿元。通过3亿元的投资,还是始祖鸟股东的腾讯成为伯希和外部第一大股东。在投资方的选择上,伯希和会看重对方的市场影响力及对自身的赋能作用等。据他们透露,之所以选择腾讯,便是因为对方在消费市场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和To C产品能力,能够赋能伯希和触达客户,实现品牌认知及销售渠道的建立与提升。通过融资获得的资金,也可以提高他们线下开店的速度。早在2016年,伯希和首家线下零售店便在北京开业。到了2025年6月底,这家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零售店达到163家。三个月后,他们的门店数量超过200家。资本的加持,显然让伯希和转道港股更有底气。完成B轮融资一个月后,伯希和选择首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上市前,刘振和花敬玲夫妇共持股63.17%。按照28亿元的估值粗略计算,他们的身价超过17亿元。消费公司,加速冲向IPO放眼望去,一批消费IPO正加速涌向港股。最近一个月,乐舒适和八马茶业已经上市;遇见小面通过了港交所聆讯,进入上市倒计时;除了伯希和,天味食品、溜溜果园、鸣鸣很忙也递交了在港上市招股书。在三位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宋奇、苏旭翔、罗燕灵的带领下,广州明星公司遇见小面上市前累计融资8轮,获得了碧桂园创投、弘毅投资旗下百福控股、喜家德、九毛九等投资者支持,并于2025年6月底时拥有451家餐厅,有望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至于杨幂曾代言的溜溜梅,则是溜溜果园旗下主打品牌。这家位于安徽芜湖的公司,由在当地农村出生的杨帆创立。经过长期深耕,他们不仅一年卖出了20亿颗青梅,也获得了深圳君荣、诺享谨鸿、华安基金、兴农基金、个人投资者李青等青睐,而红杉中国还曾是其早期外部最大机构股东。冲刺“量贩零食第一股”的鸣鸣很忙,由同为85后晏周创立的“零食很忙”和赵定创立的“赵一鸣零食”合并组成而来。在红杉中国、高榕创投、黑蚁资本、启承资本、明越资本、五源资本、盐津铺子、好想你等支持下,鸣鸣很忙的估值超百亿元,并且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万家。这番火热场景有迹可循。2025年以来,除了“港股三姐妹”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和蜜雪冰城的股价涨势亮眼,周六福、圣贝拉、IFBH、海天味业、绿茶餐厅、沪上阿姨、古茗、布鲁可等消费公司也已成功在港上市。热闹背后,既有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投资者的追捧。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在2025年1月DeepSeek出现后,投资者在深入研究和挖掘中国优质资产,现在特别关注中国的科技企业和新消费公司,“这一波行情相对持久,主要是基本面驱动”。此前有投资人认为,目前港股存在上市窗口期,同时2025年是有规模利润的细分行业头部消费标的上市的好时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港股三姐妹”的股价出现回调,以及成功在港上市的消费公司数量与上半年相比较少。这一幕也为准备冲刺港股的消费公司敲响了警钟。或许对于他们而言,抓住窗口期加速上市,已经成为公司的头等大事。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11-21/doc-infycpue14335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