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六盘水盘州市中央森林公园内的月亮山山顶,矗立着一座高约100米、球体直径达40米的“人造月亮”,被当地视为地标性建筑的存在。在此前媒体报道中,这里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月亮”。
然而,这座本该在盘州夜空熠熠生辉的“人造月亮”,在运营不足百日后便停运至今。2020年年底初步建设完成后,截至今年8月,项目建设工程总造价已超1.07亿元。
记者探访月亮山综合体现场
日前,红星新闻记者现场走访发现,该综合体目前处于闲置状态,通往此地的山路也已被封锁。盘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该项目作为市政工程,确已被纳入闲置资产盘活项目。项目此前因建设单位资金欠缺,加上存在消防质量、工程建造手续不足等问题被搁置。
记者注意到,近期盘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上已有多份有关该项目的许可手续正在公示。建设单位贵州宏财公司一名知情者透露,因企业资金压力,公司希望能够招商,找到新的合作方注资,共同投资盘活该项目,但目前暂无法确定具体重建时间。
从光彩夺目到黯然失色
“人造月亮”启用不足百日后停运至今
今年10月,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中央森林公园,公园内原本通往月亮山山顶直达“人造月亮”的山路已被栅栏封锁。按照当地人指引,记者只能从后山一条小路前往。
公园内原本通往月亮山山顶直达“人造月亮”的山路已被栅栏封锁。
然而,从小路抵达月亮山山顶后,进入“人造月亮”内部的道路也已被大门封锁,登上玻璃栈道的楼梯入口也由多个水桶遮挡无法通行。现场遗留的建筑垃圾随处可见,建筑物也因经年无人管护变得锈迹斑斑。综合体外的路边告示牌上张贴着“场地维修中,暂不对外开放”的标语。
对比眼前的“人造月亮”,月亮山山脚下的居民仍记得其点亮时的盛况。
“那是在2020年底,人造月亮亮灯时山脚下全被照亮了。就是不开路灯,夜里也如白昼亮堂。”家住月亮山脚下月亮山社区的居民王先生告诉红星新闻。
的确,这座月亮山综合体规模宏大。记者从盘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了解到,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4354.49平方米。按原设计方案,人造月亮球体内还设有超400平方米的环形餐厅,项目另有酒店客房9个,站在“月亮”下的玻璃悬空观景区,能俯瞰整个盘州城区。
“人造月亮”此前夜间亮灯效果 图据网络
居民王先生的记忆里还保留着5年前“人造月亮”球体开灯运营时的盛况:
“当时很多人来打卡,到了快傍晚时,通往山顶的路都堵车了,我们社区跟着热闹起来,我店里的收入也增加了。”
盘州当地居民李先生,也曾在“人造月亮”试运营开灯时专程赶来打卡,“在建时这里已经很出名了,我们觉得它能成为盘州地标性建筑,让更多人到盘州来旅游。”记者在李先生的个人社交平台看到,2020年8月,他发布了和家人打卡的短视频,当时人造月亮的球体亮起蓝色的灯光。
“虽然当时还没完全建好,但1楼接待大厅已有游客,9楼旋转餐厅也很吸引人。”李先生说。
红星新闻记者致电该项目建设单位贵州宏财公司,接线人员拒绝采访。不过,记者以投资意向人身份询问该公司一名熟悉项目的知情者,对方证实项目包括试运营前后仅开启约两三个月,后续无进一步进展。
据其介绍,到2020年底,项目建成的仅有1楼大厅、顶部的“月亮”以及球体内的旋转餐厅,其余2至8层原设计为酒店部分,至今未完工。
超5千平方米的LED球幕
建成1年后成闲置低效旅游项目
这座“人造月亮”之所以能在夜间光彩夺目,来自该项目2022年发布的招商推介。直径40米的“月球”上覆盖表面积5024平方米的LED球形屏幕。按照“盘州旅游”官方介绍,球体采用全彩LED显示屏,可立体播放动画,实现360°无死角观看。
但这种光彩夺目也曾引发网络质疑。有专家公开指出,长期暴露在强光环境中,或对市民生物钟和野生动植物产生影响。面对质疑,运营方称已配套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调整光照参数确保生态安全。
对此说法的真实性,记者未查到权威来源。但贵州宏财公司知情者坦言,项目初期确有做相关设计,但实际照明效果只能照亮附近区域,并非全城。
如今,这座矗立在山巅的“人造月亮”已近5年暂停启用,甚至成为当地闲置旅游资产。
通往月亮山综合体的路被封锁
红星新闻记者在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官网看到,2021年10月一篇名为《六盘水市:多举措并举抓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初见成效》的文章提到,中央森林公园月亮山综合体项目为当时当地着力推进的闲置低效旅游项目之一。盘州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也证实,该综合体确定为盘州市政项目,纳入当地闲置资产盘活范围。
知情者称公司遇资金链断裂
五年间至少两次进行再招商
工商信息显示,建设单位贵州宏财公司成立于2004年,系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兴波。
根据天眼查,该公司由盘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控股,持股比例超过99%。记者注意到,该公司从2023年至2024年被列入失信名单25次,2025年又两次被列入失信名单,法定代表人陈兴波也因此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今年10月,公司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罚款30万元。
打造月亮山综合体投入资金庞大。按照“信用中国”官网资料,截至今年8月,项目工程花费已超1.07亿元。但持续建设资金缺乏,成为贵州宏财公司推进项目的主要难题。
月亮山综合体项目招标公示
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由盘州市住建局负责管理。按照最初招标计划,项目应于2017年8月开建,2020年10月竣工。但项目停摆。知情人士透露,因公司资金链断裂,且当时同时在建多个项目,导致综合体无法继续施工。
住建局工作人员也透露,停运的主要原因源于建设单位贵州宏财公司自身资金状况。如能有新资金注入,项目或能盘活。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尽管“人造月亮”自2020年起大部分时间停工,相关招商活动仍在进行,以期注入资金。
公开的招商信息
2022年8月发布的“盘州市月亮山综合体运营招商项目推介”显示,彼时除了LED球形屏、玻璃栈道、1楼大厅和9楼旋转餐厅完成装修,其余部分尚未完工,投资规模估计达3000万元。2024年8月,“盘州旅游”再次发布招商公告,招商范围包括观景台旋转餐厅、LED球形显示屏等,总面积达4354平方米。
招商效果如何?知情者表示,尽管咨询量不少,但因项目停滞,效果不佳。目前招标主要希望找到合作方共同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今年8月被罚550万元
原设计方案存在“用地红线不符”等问题
除资金问题,住建局工作人员透露,项目此前存在消防和工程质量问题需整改;同时,建设时涉及土地规划手续未获审核通过,影响项目推进。
贵州宏财公司知情者也承认,项目原设计存在用地红线不符等不合规情况,加之未获得施工许可证等资质问题,成为项目推进的阻碍。
建设单位贵州宏财公司被罚550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查阅“信用中国(贵州)”官网了解到,2024年8月15日,贵州宏财因违反《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即未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发展建筑工程,被盘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罚款550万元。
事实上,贵州宏财公司曾多次遭行政处罚。2022年9月处罚显示,公司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情况下,擅自于2017年8月开工,受到44万元罚款。此外,2017年期间,还因非法占用林地修建中央森林公园多次被处罚。
关于设计方案的用地红线不符等问题,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变更公示》。公示列出了5项变更内容,包括用地红线不符、建筑面积计算错误、道路与观景台设计不合理等,并将项目名称由“盘州市中央森林公园月亮山综合体建设项目”更改为“盘县中央森林公园月亮山综合体建设项目”。
何时能盘活“人造月亮”?
多部门:手续补充完成,企业正对项目整改
走访时记者注意到,尽管未见重建动工迹象,工地悬挂有多项项目变更新方案。同时,针对2024年8月被罚550万元及相关问题,项目已取得新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且已于今年9月进行公开批前公示。
盘州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回应,建设单位相关建设资质手续已基本补充完成,资质初步完备,公司正在针对消防质量等工程问题进行整改。
该工作人员表示,整改完成后,如有资金注入,建设单位将启动重建。政府部门也会在职责范围内配合企业,尽可能盘活项目。
另一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补充,相关方案变更目前正在官网公示,无异议后将进行下一步审查。此前存在的建设及施工许可证资质缺失问题处罚已结束。
贵州宏财公司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希望于明年初开启重建工作,新的招商方案也正在制定中。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实习生 于梓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