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清华实验室共创未来:灵希连续血压手表的N+1个技术突破

与清华实验室共创未来:灵希连续血压手表的N+1个技术突破

在智能穿戴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心率、血氧等生理指标的监测已成为常态。然而,血压——这一与心脑血管健康密切相关的关键指标,却因其测量的复杂性与对“无扰连续监测”的高技术要求,始终是行业难以跨越的技术壁垒。传统上臂式血压计只能提供点状数据,24小时动态血压仪(ABPM)虽能记录全天波动,却以频繁充气袖带为代价,严重干扰夜间睡眠;纯光电(PPG)方案虽舒适,却难以达到医疗级精度。

2025年,这一切正在被一款名为“灵希连续动态血压手表”的产品悄然改写——它源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十余年底层研究,由灵析生物与清华研发团队深度共创,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更在技术路径、临床验证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了那条曾被视作“不可能”的平衡点。

突破1:PPG+微压力+多传感器融合,突破精度与舒适度的双高墙

纯PPG(主流光电容积描记法)方案难以穿透深层动脉,示波法(类似华为WatchD)虽单次准确却无法真正“连续”,灵希连续动态血压手表独创PPG+微压力复合路线,在弱加压(几乎无感)前提下捕获深层动脉信号,同时辅以自适应气囊与传感器阵列,确保不同腕围、不同佩戴松紧都能实现良好贴合。实测结果显示,即便在运场景下,仍可实现5-10秒稳定窗口的高精度测量,动态曲线与金标准高度吻合。

突破2:让“夜间血压”从隐形到可见

医学研究早已证实,夜间血压是心脑血管事件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却因传统袖带无法测量而长期被忽视。灵希手表真正做到24小时x365天无扰监测,让“凌晨3点的心梗前兆”不再无声。临床合作中,多位医生反馈:患者出院后血压波动、夜间异常升压、呼吸暂停伴随的血压骤升,这些过去只能靠猜测的场景,如今有了客观曲线。

突破4:从高血压患者到全人群健康管理

灵希连续动态血压手表不止用于“带病人群”。

● 已确诊高血压:为医生调药、评估疗效提供连续数据;

● 妊娠高血压:从备孕期到产后,全程守护母婴安全;

● 运动爱好者:与心率、血氧形成三维评估体系,帮助马拉松、登山等极限运动人群科学控风险;

● 亚健康白领:情绪波动、熬夜、应酬后血压异常升高,成为生活方式改良最直观的“身体闹钟”。

突破5:4G独立通信,拒绝“手机不在身边就失联”

与其他依赖蓝牙+手机中转的产品不同,灵希手表内置4G的SIM卡,支持独立数据上传与双向通话。一旦出现持续异常,可分级预警:手表振动→小程序推送家人/医生→一键SOS直拨紧急联系人。在养老、术后康复、独居老人等场景中,这一设计被证明能真正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突破6:个体化校准的“化繁为简”

早期连续血压设备最大的用户痛点在于频繁校准。灵希手表通过“化整为零”+AI聚类,将原本复杂的标定拆解为1分钟轻松操作;同时利用海量用户数据不断迭代通用模型,未来有望大幅降低甚至部分场景免除校准,让医疗级精度更好地普惠大众。

第N+1个突破:把清华实验室请进千家万户

清华大学微电子实验室李博士最后强调:“与灵析生物的合作,是把清华大学十五年沉淀的底层技术,通过专业医疗渠道与市场化运营能力,快速推送给最需要的患者与家庭。”这不仅是产品层面的突破,更是中国硬核医工信融合的一次成功范式:实验室负责把0做到1,产业市场伙伴负责把1做到亿。

当连续动态血压从“科研论文”真正走进普通人的手腕,我们发现,守护生命可以如此轻巧、无声,却又如此有力。灵希手表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下一个被改写的,可能是整个心血管慢病管理,甚至是全人类的健康方式。正如灵析生物负责人所言,灵析生物致力成为全球慢病管理生态的智慧引擎,通过生物传感、智能算法与可穿戴硬件融合,为人类提供心血管、代谢、呼吸、睡眠等慢病管理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5-11-20/doc-infxzkvh1039660.s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