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三支队机动分队在野外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驻训,结合体能、技能和战术训练,充分利用山地环境进行实战演练,提升一招制敌能力,强化多样化作战任务的能力保障。
分类: 军事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最大最先进航标船“海巡176”正式列编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76”于13日正式列编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成为交通运输系统最大最先进的航标作业船。该船长75.2米,配备全电力推进系统及多项环保技术,具备5000海里续航力和恶劣海况作业能力,配备20吨起重机和智能机舱系统。列编后将承担南海海区航标布设与维护任务,提升航标维护效率35%、应急处置时效15%,首航执行琼州海峡航标巡检,为海南自贸港提供航海保障。
国内首艘全尺寸商业载人飞船试验舱合舱,焊缝合格率100%
国内首艘1:1全尺寸商业载人飞船试验舱“穿越者壹号(CYZ1)”完成整体合舱工作,主体结构制造圆满收官。该舱由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焊缝无损检测合格率达100%,结构严密。该试验舱将用于验证商业载人飞船无损着陆关键技术,计划于11月15日举行下线仪式,助力我国商业载人航天事业发展。
自主研发“两船一塔”,中交二航局掌握三大重器
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二航长青”打桩船成功完成杭州湾跨海铁路桥超大型钢管桩施工,刷新多项世界纪录;“二航卓越”起重船则具备5500吨最大起重量,广泛应用于重大跨海工程。同时,联合研发的全球最大移动平衡重塔式起重机具备720吨起重能力,三者统称为“两船一塔”,彰显中国海工装备的领先技术和自主创新实力。
跨越重洋送健康,不断扩大朋友圈,中国海军医院船首次停靠尼加拉瓜
中国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于11月10日首次抵达尼加拉瓜科林托港,开展为期5天的技术停靠及人道主义医疗交流。这是“丝路方舟”号执行“和谐使命-2025”任务的重要一环,展示了中国海军不断扩大的国际朋友圈和强大的医疗支援能力。中国目前拥有三艘万吨级远洋医院船,分别部署在东部、南部和北部战区,既支持作战救治,也执行人道主义医疗任务,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和积极贡献。
军事资讯AI速递:昨夜今晨军事热点一览 丨2025年11月13日
昨夜今晨全球军事动态显著: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首次公开歼-20、歼-16D与攻击-11无人机“三机同框”协同作战,标志战略转型完成;印度海军加速国产舰艇建造,计划至2035年达200余艘,并将研发核动力航母;美“福特”号航母及大批兵力进入加勒比海,针对委内瑞拉局势,双方军事对峙升级;印度追加采购美国F404发动机,局部交付延迟显示合作挑战;俄罗斯组建无人系统部队,推动数字化与AI武器发展;土耳其C-130军机坠毁致20人遇难;中国空军公开隐身无人机攻击-11,开启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新阶段;乌克兰波克罗夫斯克战斗激烈,俄军集结大规模兵力推进攻势;福特号航母调动造成欧洲至中东航母真空;伊朗加速导弹生产,强化对以色列威慑;俄军完成对红军城合围并采用无人机劝降战术,局势趋紧。整体呈现多地区军事紧张与技术升级态势。
以军称打死一名越过“黄线”的武装分子
以色列国防军12日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发现并击毙一名越过“黄线”接近以军部队的武装分子,此为当天第二起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事件。此前,以军在拉法地区摧毁地下隧道时,对4名进入以军控制区的武装人员开火。哈马斯暂未回应。
“颜班长(退役女兵)”等账号,被处置
近日,网信办开展专项整治,打击以退役军人名义发布低俗内容、传播有害言论、散布虚假信息及违规营销牟利等违法违规行为,处置多账号,维护退役军人形象和网络秩序。
世界最大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成功开伞
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并实现空中收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标志着我国高空风力发电技术工程化应用取得重要进展。该捕风伞利用300米以上高空风能,通过牵引缆绳驱动地面发电机发电,采用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技术,展现出高空风能丰富且稳定的潜力。
北约加强防御之际,欧洲民用无人机行业如何觊觎机遇
丹麦两家公司积极研发和生产反无人机设备,部分出口乌克兰战场以干扰俄罗斯无人机,部分供应欧洲应对频繁的无人机入侵事件,导致欧洲各国加强防御措施。无人机入侵北约领空事件激增,促使欧洲构建“无人机墙”,并部署美国新型反无人机系统。俄乌战争推动反无人机技术发展,丹麦企业营收显著增长。丹麦韦贝尔科学公司利用多普勒雷达技术提升无人机探测能力,北约东翼国家部署先进人工智能拦截系统,增强边境防御,整体反无人机市场需求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