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谱董事长刘德兵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公司坚持开源理念,已开源40多款模型,认为开源有助于AI行业发展。他同时强调,智谱正探索通过云服务实现商业收益,推动开源与商业化共赢,预计AI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
分类: 科技
王兴兴:下一个十年,是机器人迈向“生活伙伴”的十年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未来十年将是机器人从“能运动”走向“能做事”,从“行业工具”转变为“生活伙伴”的时期。AI技术将赋予机器人真正理解世界的能力,伴随多模态大模型的融合,机器人将变得更加敏锐和能干。
美国陪审团裁定:苹果公司需就智能手表专利案向马西莫支付6.34亿美元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联邦陪审团裁定苹果侵犯医疗监测技术公司马西莫的血氧检测专利,需支付6.34亿美元赔偿。此案是苹果与马西莫多年来专利纠纷的一部分,涉及苹果智能手表运动模式与心率通知功能。此前,美国贸易法庭曾禁止苹果部分智能手表进口,苹果为规避禁令移除相关功能后又重新推出升级版产品。目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审查升级版是否仍受禁令限制,双方相关诉讼仍在进行中。苹果表示将上诉,不认可判决结果。
美国炒作阿里千问“危及安全”?中方硬核辟谣:歪曲事实!
2025年11月,阿里巴巴秘密启动对标ChatGPT的开源AI助手“千问”项目,其最新Qwen大模型性能领先全球,广受国际市场青睐。与此同时,美国白宫指责阿里巴巴协助军方危害国家安全,中国驻美使馆予以否认并强调完善相关法律保障数据安全。此事件反映出美国对中国AI技术及云服务的日益担忧,尤其在地缘政治和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开源AI模型对美国本土企业构成重大挑战。
OLED各大技术路线逐鹿中尺寸屏幕 TCL华星赵军:谁能跑出来取决于技术本身的竞争力
当前OLED显示领域存在五种主要技术路线,竞争激烈,尤其在中尺寸市场中韩厂商投入巨大。TCL华星聚焦印刷OLED技术,预计明年出货量达百万,认为其在中尺寸乃至大尺寸领域具备竞争力。尽管FMM OLED技术在中长期主导中尺寸市场,Non-FMM OLED如印刷OLED需求也在增长。各厂商持续提升技术竞争力,解决分辨率、材料性能和良率问题。AI技术正推动显示产业新升级,包括提升内部效率和赋能智能终端,促进显示屏成为AI交互窗口,未来显示技术将向低功耗、更智能交互以及多元化应用发展。
“英伟达市值要冲8万亿美元”的背后
英伟达股价飙升引发市场关注,市值有望突破8万亿美元,反映AI行业狂热。但多位专家警告AI存在泡沫风险,美国经济学家戈德法布指出,AI行业符合泡沫的四大特征:不确定性高、纯押注型公司众多、新手投资者泛滥及宏大叙事盛行。此外,AI相关数据中心的融资方式类似次贷危机运行机制,存在金融风险。尽管如此,大型科技公司视AI投资为“生存必答题”,认为泡沫虽危险,但错过AI周期代价更大。
虚假登记、老板失联、维权困难……“幽灵网店”如何破?
“幽灵网店”指的是那些故意留下虚假地址和联系方式,售卖假货且难以追责的不法网店,给消费者和知名品牌带来困扰,成为网络监管难题。为解决此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电商平台承担主体责任,采取显著标记问题商铺、协助调查、促进跨地区执法协作等措施,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效率,助力构建多元共治的电商知识产权治理体系。
无人机全自动巡检!记者实探全球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库布齐沙漠新能源基地利用无人机实现光伏电站自动巡检,大幅提升运维效率和检测精度。2023年我国巡检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83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450亿元。大疆凭借技术和市场优势领先,但纵横股份、千寻位置等企业快速追赶,消费级影石及手机厂商跨界带来不确定性。无人机通过红外热成像实现高效缺陷识别,智能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大疆将聚焦轻量化无人机研发,拓展复杂环境作业能力,推动无人机行业持续发展。
“十一”后飞猪再亮成绩单:双11期间平台履约GMV大增30%
2025年飞猪双11全球旅行节圆满结束,平台整体履约GMV较去年增长30%,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88VIP用户贡献七成以上成交额。旅游商家表现突出,GMV超1000万元商家数量增30%,旅行社增长160%。南航、万豪、迪士尼等品牌GMV突破亿元。直播引导商品GMV增长近70%。消费者购买超过600万件旅游商品,出境游占近半,入境游GMV暴增4倍。新品体验丰富,如俄罗斯极光游、新西兰冰川游及国际邮轮销售火爆。海南三正月酒店首次参展双11,GMV突破2000万元,实现品牌知名度提升。
袁进辉博士「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论坛」主题演讲 | 跨越芯片与应用的“技术鸿沟”:AI Infra 的演进与产业机遇
华兴资本主办的2025进博会“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论坛”上,硅基流动CEO袁进辉博士深入探讨了AI基础设施(AI Infra)的演进与产业机遇。袁博士指出,AI Infra不仅是软件或硬件的附属,而是连接硬件供给与应用需求的关键基础设施。近年来,模型能力、算力需求和供给均快速发展,特别是国产开源模型的崛起和推理需求的大幅增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国产芯片面临软件生态不完善的问题,而算力需求正向推理阶段迁移,推动多元算力资源的灵活调度。硅基流动通过构建国产芯片优化、高性能推理引擎、异构算力管理、模型即服务(MaaS)等四层能力,助力打通产业“技术鸿沟”,已在国内开发者生态和国产算力优化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袁博士强调,AI基建的核心价值在于真正连接算力、模型、开发者与应用,中国AI产业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跨越这条“鸿沟”,实现产业核心价值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