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当下,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正迎来新的OLED军备竞赛。
根据Omdia数据,预计到2030年,笔记本电脑采用的AMOLED面板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8%,车载显示器为26%,桌上型显示器为15%。更有数据预测称,未来所有OLED产品的总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80%。
基于终端市场的需求增长,TCL华星、京东方、天马等厂商纷纷加大相关产线投资,目前行业里有四条高世代的OLED产线已经宣布或者在推进当中。日前,在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上,TCL华星除了带来了关于AI技术领域的成果分享外,备受关注的印刷OLED也有了新的看点,比如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5.65")。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对作者指出,“印刷OLED本身具有画质、效率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在一些主要的性能方面、量产保证方面的问题都逐一被解决之后,TCL华星相信,印刷OLED至少在中尺寸领域能够成为最有竞争力、前景最好的OLED技术。 ”
印刷OLED的四次关键决策,有能力去做全尺寸的覆盖
目前,OLED生产存在多种技术路线,不同厂商根据自身的规划选择了不同的路线。公开信息显示,TCL华星在2012年提出了印刷OLED技术路线,并持续在投入。“从我的认知来讲,TCL华星可能经历过四次比较大的决策,或者重要的决策。”赵军说道。
第一次决策,是TCL华星决定要上OLED,但是选择什么技术路线。据了解,TCL华星在当时的OLED路线里面做了很多的论证和分析,后来选择印刷OLED,也是看中了印刷OLED未来在性能上的巨大改进空间,以及它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率的优势。
第二次决策,是产品技术路线的选择。在当初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TCL华星最早是把印刷OLED聚焦在大尺寸,但经过反复地商业论证后,在2021—2022年期间,决定把印刷OLED重点放在中尺寸上。
“印刷OLED比较有优势的分辨率正好是在50到350之间,这个恰好是中尺寸分辨率的黄金分布。不仅如此,中尺寸也是一个有足够规模,同时还能够为新的技术或者更好的产品表现付出溢价的应用空间。”
第三次决策,是产线主权决策。在日本的合作方JOLED破产后,TCL华星当时有几个选择:一是放弃跟JOLED合作,二是继续输血让JOLED能够继续活下去,三是干脆把它的设备、产线搬到国内。
后来TCL华星做了第三个选择,把它的产线搬到国内,即现在的t12。赵军表示,在对设备做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升级后,不光是能力恢复,它的制程能力和设备表现比原来在日本更好。
第四次重要决策,则是TCL华星上个月广州t8项目的启动,总投资金额约人民币295亿元,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约2.25万片,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中尺寸IT应用领域。而这,也是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
赵军强调,印刷OLED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个能覆盖从小尺寸手机到65、75英寸大尺寸TV的技术。从技术的应用来讲,它并没有什么大的局限性,让它在某些领域没办法用。在DTC大会上,TCL华星展示了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5.65"),采用高精度OLED打印技术,带来390PPI分辨率的技术突破,视觉等效钻石排布达490PPI,呈现更加精细的视觉效果。
“基于未来的技术成熟度、产品开发的节奏,印刷OLED首先会聚焦在中尺寸,其次会结合以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技术开发的进展和客户的反馈,开放式地去论证在手机上应用OLED的可行性。具体的时间上,需要结合自身的技术开发的进展,包括与客户的协商来确定TCL华星是否要启动,以及什么时候启动。”
良率从个位数提升到70%,谁能跑出来取决于技术竞争力
从启动到现如今的量产,TCL华星在印刷OLED技术路线上克服了非常多的挑战,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TCL华星解决了诸多规模量产问题。其一是分辨率,除了中尺寸产品,手机、电视等全尺寸产品目前都可以实现量产。其二是材料,TCL华星研发了一套属于印刷的材料体,对比过去用的材料体系,性能上有2至3倍的提升。
“到目前为止,制约印刷OLED量产的主要瓶颈或者主要的挑战,都已经基本解决,或者已经有非常明确的路径和方案去解决”,赵军指出,“我认为明年年底可以实现的,首先是把印刷管线做到跟传统OLED一样的水平,接下来是产品品类的良率爬坡,这些很有把握去克服。”
不过,对于TCL华星来说,未来真正要做到完全成熟的话,还有一些核心的问题去进一步深度解决,比如功耗。在中尺寸产品中,平板和笔电对续航和功耗有很高的要求,随着AI在智能终端的导入,算力占用提升,会要求屏幕的功耗要进一步降低。
赵军认为,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要把这个功耗提到比较高的水平,至少要达到蒸镀的功耗表现,这是未来TCL华星商业化应用的一个比较明确或者重点需要去完成的任务。除了在移动产品的功耗之外,在显示器方面,TCL华星可能需要进一步地去提高,包括寿命、品位,来达到TOP级客户最严苛的要求。
另一个比较核心挑战就是良率,目前5.5代线上良率的爬坡还是比较顺利的,过去一年时间TCL华星的良率从个位数已经提升到70%的水平。接下来如何把5.5代线的know-how、良率爬坡的经验和能力快速在8.6代线上做复制,最大化地去减小良率爬坡的进度、满足大规模商业化,这是TCL华星需要直面解决的问题。
此外,除了TCL华星之外,国内其它屏厂有的也投资了高世代OLED产线,这些产线可能会在明年下半年到2028年之间集中释放产能,届时各家之间的竞争也会更激烈。在赵军看来,这种挑战过去TCL华星已经面对过很多次了,市场的竞争TCL华星没办法改变。
“TCL华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或者产品升级的要求,做一些针对性的改善和提升。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到底哪个技术能跑出来?哪家公司能跑出来?还是取决于技术本身的竞争力。”(文 | 志读科技,作者 | 杜志强,编辑 | 钟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https://finance.sina.com.cn/cj/2025-11-18/doc-infxusin29504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