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委屈,伺候老妈最多还最吃亏

太委屈,伺候老妈最多还最吃亏

本文转自:今晚报

  • 杨丽莉 绘

母亲生病,照出了姐妹间的算计以及最老实闺女心里的委屈……

老妈住院,大姐主张三个闺女一起摊钱

周三上午,在小区里做保洁员的雅静正清扫楼道呢,口袋里的手机忽然响了。雅静把笤帚靠在墙上,伸手去掏手机。这时才发现,电话是小妹雅茹打来的。小妹平时很少给自己打电话,雅静估计肯定有事。于是,赶忙接了起来。

电话里,小妹的声音有些焦灼:“二姐,你是在打扫卫生吧?咱妈摔了一跤,我和大姐在医院急诊呢,你也抓紧过来吧。”雅茹说完话急火火地挂断了电话,雅静听说老妈摔了,赶紧干完手中的活,没顾上回家换身衣服,便匆匆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急诊,雅静没费什么事便找到了大姐和小妹。雅静一扭身,又看到了正躺在床上的老妈。大姐说老妈刚做完检查,正在等结果。雅静关切地问老妈怎么摔的,老妈说下台阶踩空了。小妹在旁边搭话:“今天真是巧了,别人送我几条鱼,我吃不了,今儿又正好歇班,我想着给咱妈拿过来。进屋坐沙发上屁股还没焐热,妈就摔了。”小妹话还没说完,大姐也赶紧接茬:“我原本今天要去北京,结果误了时间,没去成,小茹就给我打电话了,我赶紧就来医院了。”大姐和小妹你一言我一语,半天没拾闲儿,根本没人关注老妈,倒是雅静给老妈掖了掖床上的被子。

检查结果出来,医生说老太太腿摔断了,需要住院。大姐一听说要住院,立马提议让雅静去办住院手续,她和小妹留下来伺候妈。雅静去办住院手续,押金要3000元,雅静卡上没那么多钱,不得已,只能给大姐打电话。大姐匆匆赶过来,嘴里直叨叨:“雅茹刚才已经交了2000元,怎么还要交那么多?”大姐和雅静一起把老妈的住院押金交了,但大姐没忘跟雅静说:“给妈看病,咱仨平摊,等妈出院了一块算账吧。”大姐话说完,雅静心里一惊。以前可不是这样,以前老爸在世时,甭管爸妈谁病了,看病都是老两口儿自己出钱,姐妹三个只负责照顾。现如今,就算老爸过世了,钱也都在老妈手里,为嘛看病变成姐儿仨平摊了呢。

雅静心里疑惑,但也没好意思反驳,毕竟给老人看病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可即便这样,她心里还是有些别扭,大姐和小妹都是猴精的人,雅静总担心被她俩算计了。

大姐小妹都攥着老妈的钱,她嘛也没有

姐妹三人中,雅静妥妥就是那块“夹心饼干”,一直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主儿。大姐和小妹都不是省油的灯,有事没事总把雅静支使得团团转,就连老妈对雅静也是呼来唤去从不犯算计。

老妈住院那几天,雅静每天上午做完卫生就直接去医院陪护老妈。老妈腿摔折了,但人是清醒的,清醒的老妈陈谷子烂芝麻一股脑往外倒,雅静人老实,耐心听老妈唠叨。老妈说着说着,雅静就听出了不对劲儿。老妈说,雅茹新买的房子要装修手里没钱,鼻涕一把眼泪一把跟她诉苦,她一心软,给她掏了15万元,名义上是借,哪有日子还啊!老妈又说,大姐的孩子毕业留在北京工作,要买房子,首付不够,大姐倒没说跟老妈借钱,说别人同意借给她,但人家怕她还不上,非要她找个亲戚的存折放手里做抵押。老妈不得已,只得将自己一个20万元的存折给了大姐去做抵押。听老妈说完这些话,雅静简直被惊到了。她表面不作声,心里禁不住琢磨:怪不得大姐说给老妈看病姐儿仨摊钱,敢情她俩都提前把老妈的钱占上了。这下可倒好,她俩打着尽孝的名义,实际上只有自己真金白银地出钱。老妈发觉自己说走了嘴,赶紧往回拽:“这事你可千万别问她俩啊,否则弄得不痛快。她俩也确实是真有事,等你将来有事需要钱,妈也会给你的。你放心,妈不会亏待你的。”老妈话是这么说,可雅静心里着实有些别扭。按说爸妈把孩子养大,作为晚辈不应该惦记老人手里那点钱,可大姐和小妹瞒着自己先下手为强,万一哪天老妈不在人世,这钱就瞎了。老妈留下的钱,人家还可以继续跟自己平分,这叫嘛事啊!

老妈住了半个月院,这期间,大姐和小妹的嘴就像抹了蜜,把老妈哄得团团转,可脏活累活都指望雅静。只要雅静一去,大姐就说她有急事要走,临走叮嘱雅静:“我刚想给妈擦擦身子,来不及了,你给妈擦吧。”小妹更邪乎,让雅静帮妈按摩肩颈……姐儿俩大呼小叫,指手画脚,搞得雅静跟雇来的护工似的。雅静心里窝着火,可一想到大姐和小妹都已经把老妈的钱“拐走”了,自己又不得不好好在老妈面前表现。那十几天里,雅静不光在小区打扫卫生,还要在医院陪护老妈,人很快便瘦了一圈。雅静恨不得大姐和小妹说几句体恤的话,可不光她俩没说,似乎连老妈也觉得理所应当。雅静生了一肚子气,她只恨自己从小性格懦弱,总是任由大姐和小妹支使。

二闺女也想要走个存折,却被老妈说自私

老妈出院以后,恢复期至少三个月。这期间,为了方便照顾老妈,大姐主张找个保姆。雅静觉得找保姆总该花老妈的钱了吧。可没想到,大姐居然又说姐儿仨一起分摊。老妈听大姐那么说,一点没反对,还不住夸赞大姐:“还是我大闺女想得周到,妈没白疼你们姐儿仨。”老妈这样一说,雅静倒吸一口凉气,她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走不出去的圈套,越套越深,无法挣脱。

为了扳回一局,雅静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主动出击。那天下午,雅静做了点好吃的,专门给老妈送过去。保姆见雅静来了,正好出去买点东西,很快便走了。雅静陪老妈在屋里说话。说着说着,雅静便跟老妈提议:“妈,您还有几个存折?要不也放我手里一个吧。”老妈一听雅静这么说,脸上立马现出不悦:“你要我的存折干嘛?”雅静看出老妈不高兴,嘴笨得就像贴了封条,张都张不开。老妈见雅静不说话,更来了精神:“我的傻闺女,你不用担心妈那点钱。你们姐儿仨都是我身上掉下去的肉,哪个我不疼啊!你的心思妈明白,但你也不能无缘无故要妈的存折啊!”老妈这样说,雅静面红耳赤,憋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话:“那我大姐和雅茹把您的钱拿走,您也不让提。这钱将来岂不是要瞎了吗?” 老妈一听雅静这样说,更不高兴了:“二闺女,你怎么这么自私呀,你大姐、小妹都是有急用,我能不给吗?你有事,需要钱,妈也给你呀,你现在不是没有用钱的地方吗……”

那天,雅静从娘家离开,还没走出大门口,眼泪就不争气地掉了下来。临走时,老妈反复说,肯定不会亏待她。可眼下,老妈有嘛事,都是姐妹三人摊钱,老妈的钱,自己却一分都拿不到,雅静心里能不憋屈吗?

回去的路上,雅静边走边生气,她不光生大姐和小妹的气,更生老妈的气,她怎么也想不通,从小到大,自己为娘家没少付出,可老妈这一碗水怎么就不能端平了呢?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点评

向外索取,不如向内寻求支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雪芽

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的爱与资源,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很多时候,期待父母“一碗水端平”,是一种理想化的执念。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有自身的局限、偏好。当你执着于攀比“为什么他(她)得到的多,我得到的少”时,便等于将自己的情绪开关交到了父母和兄弟姐妹手中。这种向外索取的方式,是内心委屈感源源不断的根源。

如何才能从这种委屈中解脱?关键在于把人际互动模式从向外索取转变为向内寻求支点。

以自我为主体进行思考

不再盯着“父母给了兄弟姐妹什么”,而是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我愿意做到什么程度?”孝顺是基于爱与责任的本分,而非换取公平的筹码。当你把尽孝的尺度握在自己手中,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付出时,你才不会有“被亏待”的怨气。

如实表达与设立边界

故事中,雅静的困境也在于她的“嘴笨”——内心的不满积压到极点,却无法有效沟通。学会平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处境与感受至关重要。例如,在感到疲惫时,可以坦言:“妈,我今天很累,按摩可能做不了那么久。”当被要求分摊不合理的费用时,可以尝试沟通:“姐姐,我的经济条件有限,这笔钱我承担起来有困难,咱们能否再商量一下?”

孝顺,是在尊重自我感受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地承担责任。当你不再强求一碗水端平,而是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力量时,那份深埋的委屈,才会真正开始消散。

发布于:北京

https://k.sina.cn/article_7517400647_1c0126e4705907t0kk.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