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越过山丘的人
□盛新虹
《越过山丘》 邱兵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邱兵在自序中写道:“我要写一本深情、朴素、乐观的书,方便我的家人阅读;我要写一本岁月的书,记录我们受过的苦,付出的爱,穿越过黑夜的平凡人生。”《越过山丘》以深情朴素的笔触,讲述在理想与现实、生活与远方的碰撞中经历的成长之痛与自我求索。
作为一部非虚构散文集,书中22个真实小故事,不到十万字的篇幅,浓缩了邱兵过往五十年的情感。他的人生本就是一部奋斗史,文字里有着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对生命的无限敬畏,更有越过山丘后与人生和解的云淡风轻。
爱,是贯穿全书的重要主题。“曾经一直以为,母亲和我会有一个漫长的告别,我还有大把的时间去陪伴、去倾诉、去感恩。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漫长的告别》中,他写母亲,那个在战争轰炸中幸存的孤儿,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着乐观与坚韧,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不要活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高考前夕,母亲每天给他开小灶补身体,她关心的不是成绩,而是“放松,好好吃饭,健康第一”。事业受挫时,母亲总是安慰与鼓励:“不要急,五十岁的人,还能做出件重要的事。”母亲离世后,那些曾经的话语和相处的点滴,成为邱兵心中暖暖的回忆。
他写姐姐,为了支持兄弟读书,放弃了当居里夫人的梦想,选择读中专进工厂赚钱养家。后来工厂倒闭,孙子又被诊断为先天性糖尿病,姐姐依然能坦然地说自己睡得着、吃得香,偶尔跳跳广场舞就觉得完美。《藏进人生里》他写哥哥,那个被酒精控制一生的“套中人”,虽有着失意的人生,却也有着善良的一面。邱兵以家庭为起点,讲述与亲人之间的点点滴滴,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用朴素的文字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家人之间相互扶持、相互慰藉的力量。
像破土的嫩芽相信春天,像迁徙的候鸟相信远方。人生,若心怀希望,这世界就不会黑暗。除了亲情,书中还刻画了许多在生活中挣扎前行的普通人,他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希望的力量。人到中年的小徐失业后,跑到大山深处带领村民创业;老肖没有当成记者,但长江边的一个鱼塘里,却盛满了他无尽的人生期望;重庆的冬雨中,老赵被裁了员,依然在努力盘算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面馆……这些人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居、朋友,他们或许平凡,或许渺小,但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不屈不挠,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力量。
邱兵的文字风格平实而富有感染力,让我们看到时代变迁在个体身上留下的痕迹,也让我们在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在挣扎中求生存,在无人喝彩时埋头向前?
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山丘”,我们一边踉跄前行,一边重整旗鼓,怀揣着爱与希望,越过人生的山丘,收获命运馈赠的惊喜。这句话简单,却掷地有声,正是对《越过山丘》最好的诠释。
发布于:北京
https://k.sina.cn/article_7517400647_1c0126e4705907sybq.html